科学网—我国走进北极
尽管早在1925年,我国就在《斯瓦尔巴德公约》中与北极结缘,但多年来我国就没有对北极区域进行过任何科学研究与资源开发。直至1950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我国留学生高时浏才进入北极,他也成为第一个抵达北极的我国人。这以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进入大规模调查北极的昌盛期。
1995年4月~5月,由我国科学技术协会掌管,我国科学院安排施行了我国初次远征北极点的科学调查活动,卫梦华、李栓科等7人乘机抵达加拿大以北北纬88度邻近,然后滑雪或乘雪橇向北极点进军,沿途进行大气、冰雪等调查,于5月6日上午10时55分,初次完结我国人自己安排、由企业资助的北极点调查。
1998年,我国北极调查团随俄罗斯科考队经新地岛和约瑟夫法兰兹群岛进入北极点,调查了北极区域海冰区、周围岛屿自然环境以及北冰洋航线和破冰实践,为我国初次北极科学调查航线的挑选和施行方案供给了科学依据。
我国政府初次安排的对北极区域大规模的归纳调查活动是1999年7月,由124名科考队员组成的我国初次北极科学调查队乘“雪龙”号船,从上海动身,途经东海、黄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先后在楚科奇海、白令海、加拿大海盆和北冰洋浮冰区、多年海冰区进行了大洋归纳调查和冰区归纳调查,于9月9日回到上海港。调查队克服了多雾、浮冰、海流、北极熊等困难,行程13210海里,圆满地完结了预订的科考使命。
首航北冰洋的“雪龙”号飞行到北纬75度30分、西经160度邻近,然后发明了我国帆海历史上的最北纪录,其间冰区接连飞行2000多海里,发明了我国船舶冰区飞行路程的新纪录;科考队在北纬75度邻近建立了联合冰站,在面对冰裂的风险下,进行了长达7天的海冰气生物归纳观测;科考队部分队员还飞抵最北点北纬77度18分进行了作业。这次调查获取了很多的科学样品和观测数据。
1999年9月9日,北极科考队抵沪,这标志着历时两个多月的我国初次北极科学调查获得圆满成功。
上一篇:看护一座城温暖千万家